線上課程不好賣了嗎?賣一對一教練課、諮詢方案才是王道?

還是賣一對一教練課也沒用了,又要找新方法了嗎?
又要開始經營哪個新平台了嗎?
這是常常在網路上爭論的話題:
「舊方法沒用了,要改用新方法才行!」
這邊的方法是指「產品、課程、服務提供的形式」。
像是
- 線上課程
- 一對一教練服務
- Line諮詢
- 現場研討會
- 線上直播研討會
- 電子書
- 實體書籍⋯⋯等等
實際上,你永遠不用擔心這個問題,因為重點從來不是「方法」⋯⋯
今天的重點:
- 客戶真正在意的是課程形式嗎?
- 服務就要有服務的樣子
- 方法形式變,但內容不變。
客戶真正在意的是課程形式嗎?
客戶一點都不在意形式,他們要的是結果。
如果今天科技進步到跟科幻影集《碳變》或遊戲《Cyberpunk 2077 電馭叛客》一樣,只需要一個USB隨身碟插到腦子上的接口,就能直接灌輸資訊讓客戶學會他想學的東西,他也不在意。
他不會嚷嚷著說「欸!你應該要幫我上個三個月的課程才對,怎麼會一秒就讓我學會!?」
當然,換作其他形式也是一樣,不管是電子書、線上課程、現場研討會等等⋯⋯
唯一可能的例外是「為了讓方案看起來更有價值」而做的包裝。
好比把3000字的文章變成影片,照稿唸出來,實際上學習效果不會差太多,但客戶拿到「線上影片」總感覺比較有價值⋯⋯當然這也只是暫時的,長久下來差異不會太大。
更何況,還有很多包裝的方法可以讓你的課程看起來更有價值,不一定要執著於某種形式。
所以,你應該把重點擺在「如何快速幫客戶學會、取得成果」而不是「怎麼樣才能讓我的產品、課程、服務『看起來』很超值?」。
2.服務就要有服務的樣子
如果你今天提供的是現場課程方案,或是有售後服務,比如
「免費Email問到飽」
「一對一Line諮詢」
「作業點評」
這種情況下,確實是「特定形式」,但重點在於「你有沒有確實執行」,讓服務有服務的樣子。
很多人買課程前(尤其是學員超過1000人的大平台課程),都會希望老師認真點評作業,或是詳細一點回答問題。
但越多學員的課程,老師就越無暇改作業,特別是平台與老師只是短期合作的狀態下,
老師就更沒動力認真改作業了。
這情況下,形式被浪費,也讓客戶白期待。
所以,一旦你有任何的服務形式,就務必去確實執行它,讓服務有該有的樣子。
3.方法形式變,但內容不變。
網路上的討論通常都帶到「某方法無效」的原因,通常都是「太多人在用了,所以客戶疲乏了、無效了」。
聽起來很有道理,但其實很莫名其妙。
方法不會因為太多人用而無效,除非你只靠包裝而沒有內涵。
就算每個市場的人都使用同一種行銷法,只要市場的老師都能幫助到他人解決問題,多少人使用同樣行銷技巧則不會影響,除非市場完全飽和。
但既然方法都一樣,有料就不用怕,你也不用擔心所有人都有料🤣。
這就好比有人說:
「哎呀,寶特瓶裝飲料這個太多人用過了啦!」
「沒人要買寶特瓶裝的飲料了,現在流行玻璃瓶啦!」

除非,你的飲料不好喝,不然容器只是前期吸引人的包裝而已。
沒內涵,沒價值,才會急著不斷換方法。
重點是內容,內容真的有效,你的行銷技巧才成立。
我的一對一《自在工作大師速成》學員,每次開賣新課程,沒多久就幾十個人跟他買單,累積已經賺到幾十萬了。
方法很簡單,寄信給讀者,讓讀者看銷售頁,然後下單。
這是幾十年前就有的簡單銷售流程,卻仍然很有效果。
效果好的原因很簡單,客戶知道他的內容好。
客戶會知道他的內容好,是因為我們有先用自在工作法讓他們認識到這點。
行銷方式就像餐廳吸引人的招牌、廣告、傳單。
銷售技巧就像服務員熱情為你介紹菜單,問你要不要多點他們家的招牌菜。
但真正能賺到錢的秘密是什麼⋯⋯是餐廳的料理好吃。
我願意不斷重複這個道理,因為大部分的人會以為這不是重點而忽略,然而真正的賺錢秘密——就是這麼樸實無華,且枯燥🤣(至於如何讓客戶真正學會,得到成果,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。)
很多賣得好的線上課程,他們的課程都很精緻、拍攝品質很好,這也不重要嗎?
課程製作的精緻度是「額外加分項」,不是最重要的。
我們簡單想像一下,一套課程拍攝超華麗,專業攝影棚、打燈,還有一堆B-roll,又有笑點、字卡,整個娛樂性超高,根本是視覺與娛樂兼具的教育影片。
但⋯⋯看完以後卻完全學不會、用不上。
這時客戶只會想著「那為什麼我不去看那些免費又厲害的Youtube影片就好?一樣很專業有娛樂性啊!」
相反,如果一套課程真的拍攝很爛,甚至連最重要的聲音都不清楚,但是只要聽清楚他的內容,都可以成功賺到100萬。
雖然例子極端,但你會選擇哪一套課程,應該不用多問了。
賣得好,不代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「最重要的」。
人家是因為包裝跟專業度、信任感已經破表,所以用高品質的課程拍攝會讓已經買的人滿意度更高,不是因為拍攝品質高所以客戶看了覺得「哇,拍攝太棒了,我要買課!」
最後,除非做超高端品牌,客戶很在意精緻度,否則還是成效優先。
但是⋯⋯有些人就是只喜歡看影片,不喜歡文字不是嗎?
通常,人們是為了結果而來的。但他們也確實會有自己的喜好,但在喜好之前⋯⋯效果才是最重要的。
除非一種狀況——你所在的市場80%以上的客戶只接受某種形式的方案。
如果是這樣,除非你是業界大佬,不然先不要跟市場做對XD
其實我也不是只賣線上課程。
說到最後,其實我所有形式都有做,我賣線上課程、也有電子書,也做一對一教練,因為各自都有優勢。
但我不是因為「某個形式比較好賺」而去做,因為我知道效果永遠大於形式。
希望這篇文章也能讓你了解到「賣課程真正重要的賺錢秘密」是什麼,不用焦慮於方法、形式上。
這個邏輯套用在行銷、銷售的技巧也是一樣的,如果你的方法最終是有效的,雖然短期不容易賺到錢,但只要有持續的曝光,你終究能賺到屬於你的那筆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