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個方法讓人們知道你的價值(且願意付更多錢)

沒人知道你是誰,除非你有所作為。

約書亞・貝爾(Joshua Bell)是一位世界級的音樂家,它的演奏會門票一張要價200美元。

他甚至擁有400萬美元的小提琴——史特拉底瓦里名琴「吉柏森・修伯曼(Gibsonex Huberman)。
這位世界級小提琴家,獨自在地鐵中演奏,會有幾個人打賞他,打賞多少錢呢?

答案是不多。

路過了1000人,卻只有32美元的打賞,大部分還是認出他身份的觀眾打賞的。

約書亞確實是個專家,也有實力,他提供的表演、價值是無與倫比的。

但是,如果沒有人了解他的價值,那麼約書亞對觀眾來說也只是平凡的街頭藝人。

所以,比起專業或是你提供的價值本身,讓人認清楚價值有多少更為重要

該如何讓人們知道你的價值有多少呢?今天將提供3個方法給你:

  • 方法一、包裝
  • 方法二、獨特性
  • 方法三、持續曝光你的價值

方法一、包裝

這是最基本讓人覺得有價值的方式,我們用剛剛約書亞作為例子,假設他在演奏旁有個招牌,上面寫著「世界級音樂家,帶著他百萬美元的小提琴,現場免費演奏,請自由打賞!」

雖然聽起來很像是騙人的,但是這或多或少增加了他的價值,這就是一種包裝方式。

包裝運用在個人品牌或是產品上則可運用像是「提及自己的成就、合作對象、被哪個大師(同行)認可、客戶推薦等等。」

提及成就:


獲獎經歷、達成成就(幾年內達成某成果。)

合作對象:


曾與某大人物或大品牌合作(假設你的品牌與馬斯克合作,或是你曾與可口可樂合作過,那麼你的價值自然就提升了。)

被同行認可:


雖然常說「同行相輕」,但反過來講,如果連同行都認同你,那會是不錯的包裝。雖然不是每個領域都適合,但你試試透過同行的方式推薦你。

客戶推薦:


只要有夠多可信的客戶推薦,一樣也可以讓其他不認識你的人認為你「很有價值」。這是有技巧的,如果客戶只是盲目地推薦「這個老師很棒!提供的東西很有價值!」,那往往會被認為是另一種老王賣瓜。

方法二、獨特性

如果你的產品、品牌,跟其他競爭對手很像,那麼就沒了獨特性,這時誰的包裝強,誰的名氣大,就代表他比較有「價值」。

為了避免這個狀況,你必須做出區別,要有獨特性才行。

但我想你也聽過了一萬篇商業文章在講「你要有差異化」才行。

重點是「如何做」才能有獨特性、差異化?
這邊給你3個乾貨級方法(我的2萬元旗艦課程《自在工作的極簡創業 MasterClass》所教學的):

1.真正的獨特:


確實研發出某種它人沒有的功能、效果。這是有專利等級的獨特。這是最困難的一條路,但也是能夠賺到最大利潤的方法。具有挑戰心的創業家往往會試著做出這樣的獨特。

2.感覺的獨特:


透過強調你的某一個特點,將其包裝成你的賣點。比如:「超級防水的皮夾」「超容易學習的魔術課」。防水跟容易學習,都不是「真正的獨特」,其他競爭對手很可能也有類似的功能,但差別在於「他們不強調。」

3.服務的獨特


這是專門給一人創業家、個人品牌所使用的技巧,原理很簡單:「大公司、知名業師,他們沒那麼多時間照顧客戶,而你有,所以把它變成一個獨特吧!」


要是周杰倫開課教音樂,那八成他就只是負責拍課程,後續都不是他本人操盤了。

但如果今天是你(一位普通的音樂老師)開課教音樂,你可以標榜自己提供作業批改回饋、影音線上直播、Q&A、音樂生涯職業規劃等等⋯⋯這些都是大師給不了的,也會是你的突破點。

獨特,讓人覺得你跟別人不同,你的價值自然就更高了。

方法三、持續曝光你的價值

除了包裝、獨特性之外,還有一個強大的方式可以讓人知道你的價值所在。

那就是「持續曝光你的價值」,如同這篇文章所做的。

透過給予價值讓人知道你有價值,這也是很基本的內容行銷、網路行銷技巧。

也許又是另一個你已經聽了一萬次的商業文章招式。
但這次不太一樣。


純粹的發文曝光、提供價值,並不是最好的方法。你必須要有技巧地曝光、選擇性地提供價值才行。

有些人會說

「反正你就是價值提供到極致就對了,提供到文章擁有賣錢的水準,提供到所有人都不可置信的程度。」

我會說「邏輯上來講是做不到的」(我是分析型的老師,沒辦法不去分析😂)

所謂的「價值提供到極致」跟「賣錢的水準」「價值高到不可置信」


這都是讀者的「感知」「感覺」而不是真實。

人們會為了形式而買單,因為形式提供了不一樣的感知。行銷界有個有趣的故事,某個文案大師(我不確定是不是Dan Kennedy)的客戶有個秘訣是「可以辨別自己店內的員工是否在偷錢」。

這個秘訣價值數百美元,但如果只是把幾個原則寫在一張小卡上,沒人會想花數百美元買一張小卡。

但如果稍微擴展一下內容,把它變成一本小冊子,甚至一系列的影片呢?也許賣數百美元就很容易了。

當然,也可以用包裝或溝通的方式,讓客戶「認同」(感知)一張小卡價值數百美元。

所以持續提供價值的重點不在於「提供多少價值」,甚至重點也不在於「持續」。

而是在於你「如何」提供這些價值?

答案是你必須用「有趣的方式」「讓人能記住你的方式」「讓人『覺得』你專業的方式」。

過度包裝,不會表裡不一,缺乏真實價值嗎?

前面強調了那麼多關於「感知」「感覺」上的價值,

你可能會認為「那這樣誰還需要認真學習專業,當專家?就都用包裝的就好了呀?」

其實,我並不是說你不需要專業或是實力,而是

「在有專業跟實力的前提下,學習如何讓人感知到你的專業價值。」

就像約書亞,他的實力早已無庸置疑,但是只有內行人才能馬上辨別出來,所以當他面對大眾時,必須使用「包裝」「獨特性」甚至是「持續曝光(也許是在電視節目上,變得像是唐綺陽在台灣人眼中的知名度。)」才能夠真正將價值變現,得到應有的報酬。

既然價值是一種感知,我怎麼知道提供的價值方式跟內容是好的?

也許我提供了一堆我覺得好的東西,但讀者根本不認為好。
我提供了一堆廢話爛文章,結果讀者拍手叫好,覺得很有價值。

那到底該怎麼辦才好?

前面有講到提供價值的方式:「有趣的方式」「讓人能記住你的方式」「讓人『覺得』你專業的方式」。

運用這些方式,再加上「你確實在這個領域是有專業的」(客觀上有一定程度,不用真的到頂尖。)

就能夠取得兩者的平衡:給予一定的「真實價值」,也可以讓讀者感受到「高價值」。

總結

  • 沒人知道你是誰,除非你有所作為。即使是世界級的大師也需要有方法讓人們知道他們的價值。
  • 方法有三:包裝、獨特性、持續曝光你的價值
  • 包裝:運用在個人品牌或是產品上的方法包括「提及自己的成就」「合作對象」「被同行認可」「客戶推薦」。
  • 獨特性:你可以透過「真正的獨特」「感覺的獨特」「服務的獨特」創造獨特性,不一定真的需要獨一無二也能讓客戶感覺到「你是特別的存在。」進而提升價值感。
  • 持續曝光你的價值:重點不在於「給予過多的價值」而是「如何給予價值」,必須用「有趣的方式」「讓人能記住你的方式」「讓人『覺得』你專業的方式」來達到這個目的。
  • 包裝、讓人感覺有價值的前提是擁有一定的專業度,並不是只透過包裝而不需要實際的能力。
  • 給予價值的內容跟方式的重點在於「平衡」,一但失衡就會變成過度包裝或是過度給予價值,兩者長期來說都不是好現象。

人們往往會認為約書亞的例子就是一種「曲高和寡」。

但,只要有正確的包裝與價值傳遞,任何大眾覺得「還不錯」的專家,都可以得到更多人的認可,也能藉此賺取更多收入。

特別是「持續曝光價值」,長期地去曝光,提供價值,可以讓你的專家地位更加穩固,也會自然形成一種「包裝」。

如果你想要學習更多相關的提供價值法,可以參考《寫作能力 MasterClass》

點擊下方網址可加入課程等待名單:

https://einimalist.com/wsmc-wl/


繼續閱讀:為什麼狂給予價值卻賣不出產品?讓客戶買單的3個關鍵原因!

    學習建立個人網路事業的第一步:寫作,並且從標題開始。

  • 3個方法快速寫出好標題,即使你只是個文案新手!
  • 不需要任何經驗也能一秒判斷標題是否有效的3個方法。為什麼學標題農場是一個不好的方法(甚至會讓你再也得不到流量!)
  • 一個簡單的方向幫助你10分鐘內完成一個月的標題發想。(附上實際範例)

P.S.訂閱還可以收到獨家行銷乾貨電子報哦!

About the author 

徹達 CHE TA

2012年,開始透過網站「搞怪魔術帽」銷售自己的魔術線上教學,而後「完全透過網路銷售產品」達到全職收入。
2014年,開始傳授他的實戰經驗,之後建立了「內容行銷魔術師」品牌,並且創造了一週六位數利潤、年收入七位數等成績。徹達也曾在高雄科技大學、中山大學、長榮大學等地分享他七年來的創業經驗。
2019年開始,他致力於推廣融合了「內容行銷」與「極簡主義」的網路創業系統「自在工作的極簡創業」,幫助人們用最極簡的方式在網路上銷售產品、自在工作。

{"email":"Email address invalid","url":"Website address invalid","required":"Required field missing"}
>